文/王如男 图/秦梦
我是来自13英语专业的王如男。2016年3月,我参加我院组织的美国文化旅游管理项目赴美,于8月刚刚回国。10月24日周一下午一点半,我们因为美国文化与旅游管理项目的讲座相聚在1教101。在讲座正式开始前,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的陈珊珊老师播放了在美拍摄的项目相关视频,吸引了在座同学的注意。
首先,小陈老师为大家做了项目的大致介绍。带薪实习项目始于1948年,在欧美、亚洲国家已成功运作50余年,且有立法保障。在2007年上半年引入中国大陆,目前已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参加,并成功得到岗位。她还讲了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,周边的信息,实习岗位的要求以及项目特色等。接下来,在小陈老师的介绍下,第三批参加项目的14电商专业的徐娜、13审计专业的秦梦和我本人依次上台分享了自己赴美的经历。
上台后的徐娜和她平日里搞笑的形象有点不符,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她的发言,那就是“官方”。准备充分的她演讲流利自信,她具体介绍了我们宿舍的情况、工时和薪金、学分互认的情况以及她的旅行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讲的“番茄炒蛋”,她把这道菜推荐给了外国友人,使之走向了国际。她最后的一番话升华了她的演讲,让我觉得她真的因这个项目变得成熟了许多。她说:在我看来这个项目其实充满了挑战,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。凡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,没必要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不好的一面。不管如何,这是一段崭新的旅程,去接受新的实物胜过一成不变的生活。
在听完秦梦的演讲后,我想我只能用三个字来概括——高大上。她的介绍堪称“舌尖上的美国”,从海鲜自助餐到日料到牛排,就连鼎泰丰也不放过。她的工作和其他两位不同,是在室内的,穿上工作服的她像机长,让人羡慕不已。在她自驾游美西的过程中,经历了人生中很多的“第一次”,比如第一次租车,第一次自助加油,第一次开盘山公路……又因为没信号找不到路而不停地问人。秦梦是典型被父母富养的女儿,她在我们眼中是非常奇特的一个人。在美国期间,她的父母也是全力支持她一切的经济支出,从生活、旅行到购物。然而这样一位在我们眼里被父母娇养的妹子,在辛苦的工作中却乐在其中。她没有我们任何人的一丝抱怨,几乎没有请过假。我问她,你觉得工作辛苦吗,美国的生活不适应吗?她问我,为什么辛苦? 美国生活很方便啊。我想,这和她乐观而豁达的性格密不可分。她很感激在工作、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位好心人,让她的生活因此充满了阳光。
接着是撰稿者本人的出场了。在上台之前,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“有趣的心灵捕手”。在简要的介绍我的旅行及学习部分后,我将重点放在工作、生活以及中美差异上。我分享了自己得到一封表扬信、第一次被投诉以及被顾客表扬的故事,并讲述从这些事情中我得到的感悟与成长。在讲第一次被投诉的故事中,下面坐着的同学还发出了笑声。在工作生活中,起初有太多的不适应,我不断地挑战自己,不轻言放弃,最终超越了自我。虽然在中途有过离开的念头,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,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磨难会给你最大的回报。在结束之后,上一批参加项目的俞杭琪告诉我,她听了我的故事差点流泪了,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个“俞杭琪”,但是哪怕我曾有一次触动你的内心,就已经很满足了。
最后的最后,小陈老师活捉岑少青同学一只,他是上一批参加项目的同学,也来听了这次讲座,我们邀请他简单的分享了他当初的感受。在项目结束,回归半年之后,他说他最大的感受是无形之中的成长,比如今天,他敢站在200多人面前分享他的体验,这是以前难以做到的。
感谢每一位认真听我们分享的同学,因为你们让我们感到为这场讲座付出是值得的。这是我们的故事,你的呢?